2009年2月5日星期四

畫意贛東(八) – 水墨江南


翻看婺源風光的攝影冊,大家可能注意到,攝影師選取的題材,主要有三:彩林、煙雨和油菜花。初冬的彩林,陽春三月的油菜花,都是色彩的盛宴。不過老實說,婺源的彩林雖美,但總不及九寨、長白;花田雖壯觀,比起雲貴兩地的花海,還是差了一截,惟有煙雨中的徽州式山水,才是別具一格,只此一家。當遠山在煙雨迷濛之中化成層層疊疊的剪影,而古村落的粉牆黛瓦、飛簷翹角、水口廊橋,或在近處充當前景,或在層林中若隱若現,這不正是一幅活生生的中國水墨畫嗎?

「古樹高低屋,斜陽遠近山,林梢煙似帶,村外水如環。」這四句說話,是用來形容曉起的。始建於唐代的曉起,位於婺源縣城紫陽鎮東北45公里的段莘水和曉起水(曉溪)的交合處,分成為上、下曉起。兩溪匯合處的下曉起,群山環繞,村邊水口十幾棵數百年老樹,村小學後是成片千餘株的古樟林,古村中瀰漫著一片樟木的清香,當其他村落因為旅遊開發而變得過度商業化和觀光化時,曉起似乎仍能保存那古樸恬靜的特質。




我們計劃了在下曉起汪老師家落腳,這是內地驢友網站推薦的民宿。當大部份的遊客仍只集中在黃山腳下的徽州村落遊玩時,驢友們早已轉移到婺源探索那古樸之美,最早與走入鄉村的驢友們交流的,是一些退休老教師和在職的中小學教師,幫助驢友們了解婺源,也提供簡單經濟的住宿,下曉起的汪老師(1),就是其中一位。這些民宿的形式,與中國其他地區(例如雲南的麗江、中甸等)很相似,都是把樓上改建成客房,而戶主一家就住在樓下。汪老師住在雙眼古井旁邊的老宅,因為較為簡陋,現在招待驢友的,主要是他兒子汪曉軍大哥新建的房子,以老師的大孫女、汪大哥的女兒璐璐的名字命名的住宿樓。住宿樓有獨立套間,設備比較齊全,也較舒適,因為汪大哥一家仍住在樓下,讓人有那種家庭旅店的親切感覺。



抵達下曉起時,已經是下午四時多,安頓好行李後,距入黑還有個多小時,汪大哥帶我們在下曉起村內四處逛逛。村內民居多為明清建築,古樸典雅,風格鮮明,小巷迴環如迷宮,青石鋪的街巷,雖然曲折狹窄,兩邊大宅的門面,卻氣派非凡。村的中心,是一個小廣場,中央有兩口相鄰如眼睛的古井,「雙井印月」,是下曉起「八景」之一。開鑿於唐末宋初的雙眼古井,一大一小,大井提供飲用水,井內到現在依然養著魚,用作監測水質的指標,小井的水則是用來洗滌,分得清清楚楚。



中國人鄉村中最受重視之物,除了提供飲用水的水井外,應該是敬奉祖先的祠堂了。下曉起村民以汪姓為主,汪氏家族的祠堂,亦最具規模。據汪大哥介紹,原居歙縣的汪氏祖先汪萬五,在唐代乾符年間(877-879)為避黃巢戰亂,舉家連夜逃難到兩溪匯合處,累極停下休息,破曉時份醒來,發現此處風水極佳,決定立村定居,並命名為「曉起」,又稱「曉川」,亦即是現時的「下曉起」,其後在宋代有洪姓人家在附近曉溪上游另建村,也稱「曉起」,因地理位置而被稱為「上曉起」,以分辨兩村。建於明代的「睦順堂」,就是村中汪氏一族原來的祠堂,明正德年間,汪復殷官至大理寺正卿,為祭祀寡母,修建了「睦順堂」,祠堂規模宏大,三進兩天井,門楣上砌有御賜牌樓,但由於在文化大革命時期成為了革命的對象,屋內很多珍貴雕刻已被毁,加上沒有好好保養和復修,已經頗為破舊,現在只剩下一座空堂,只用作向遊客展销茶葉的場所,十分可惜。


婺源的古村落建築,是典型的徽派風格,特點是佈局與自然環境和諧的結合,在下曉起,主要跟古木和流水的交融。下曉起盛產樟樹,村內的樟樹王,據聞已有八百年的歷史(一說有一千五百年),村旁是大片的古樟樹林,林中還有珍貴的大葉紅楠樹和江南紅豆杉,千餘株古樹,把整條村都擁在綠色的懷抱之中。

婺源人建村選址,會留意風水佈局,必依山傍水,或面水臨山,因而有山有水,「既有來龍,又有去脈」,所以幾乎所有古村落的村口處,都築有水口。這種獨特的徽式古村門戶,除了是風水佈局,也是揉合了自然風光的鄉村園林,被稱為「中國鄉村最古老的公共花園」。下曉起的水口,古樟蔽天,水面開闊,平靜如鏡,是其中表表者。水口是村子的出水口,也是婺源古村的靈魂,「一方眾水所總出處」,依山勢的走向而定,位置一般在村口或村口附近,婺源的水系多自西向東流,故水口多在村子的東方或東南方。水口多數建有橋,或廊橋,或拱橋,或石橋,橫亙下曉起水口之上的,是古雅的拱橋,橋上還建有樓閣。一幅美麗的圖畫,不在抬頭仰望,不在遠處展示,而是眼前水面上那樹影婆娑的古橋倒影之中。



在村中逛了近一小時,天色已漸暗,陰雨的天氣,天邊沒有金光燦爛的日落,在逐漸低垂的夜幕之中,景物亦慢慢地失去色彩,化作一幅濃墨繪成的國畫山水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(1) 汪元亨老師是曉起江上青希望小學的教師,在村內任教了近三十年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