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2月6日星期五

畫意贛東(九) – 古村茶韻


新建的璐璐住宿樓,地下向街的空間,被用作飯堂,方便在旺季時,容納兩至三桌投宿的驢友同時用膳,十二月是淡季,汪大嫂便招呼我們在後堂的大廳吃晚飯。

到外地旅行,可以的話,都會選擇住在民宿或家庭旅館,晚飯也盡量讓戶主張羅,除了是經濟的原因,也是希望能真正體驗當地的風味。家庭主婦的烹調功夫,未必能與專業的廚子相比,但我們想感受的,就是那份「家」的味道。江西菜的口味偏重,炒菜用豬油,香港人大都很怕油膩和濃味,我們也不例外,但卻不介意嘗試地道的菜式。汪大嫂似乎猜中了我們的脾胃,餸菜沒放太多油,又為我們做了一盆地道的家常菜「粉蒸肉」。我不知道正宗的粉蒸肉應該是怎麼樣的,但之後在不同的館子再次吃粉蒸肉時,總覺得不及汪大嫂做的好。



後堂的大廳,其實是汪大哥一家人自己活動的地方,在這裡吃飯,有一種親切的感覺。房子雖然是新建的,紅木傢俱卻來自老宅,方桌、橋凳、長案條桌,加上滿牆的字畫,完全是農家舊宅的佈置。條桌上供著自鳴鐘、花瓶和明鏡,原來這是婺源古村的習慣,取鐘聲、瓶、鏡的諧音,寓意「終身平靜」。因為吃的不同,汪大哥一家留在廚房吃,我們一再邀請,才肯出來大廳一起吃,還讓我們嚐嚐他們自己吃的那些真正的家常菜。大家邊談邊吃,飯後手拿一杯香醇的茶,一面聽汪大哥介紹周邊的景點和情況,一面逗他五歲的小女兒玩,樂也融融。

說起茶,初次到曉起的朋友,未必知道曉起與茶的密切關係,看到四處都在出售樟木製品,還會以為樟木才是這裡的主要特產。早在唐代,婺源地區就有茶葉出產,至今仍是江西重要的產茶區。唐代茶聖陸羽(733--804)的《茶經》記載:「歙州(茶)生婺源山谷」,單是曉起,就有幾百畝優質的高山茶園,一般遊人看不到,因為茶園都在上曉起。種茶和製茶,主要在上曉起,製成品就經下曉起行銷到外地,清光绪年間的茶商汪允璋、汪允珪兩兄弟,就是下曉起人,經營茶葉生意,讓他們成為婺源首富,是徽商的典型。

北方仕族在東晉和南宋的兩次南遷,固然對包括了婺源在內的徽州文化影響甚深,明末清初徽商的崛起,為這區帶來長期的經濟繁榮,更為徽州文化的蓬勃發展提供了豐厚的物質條件。徽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徽派建築藝術,徽派的古建築,主要以磚、木及石爲材料,且十分注重裝飾,當地民間的磚雕、石雕及木雕工藝,別具一格,建築因而頗具地方特色,成為中國建築藝術的一大派系。第二天早上,汪大哥再次帶我們出遊,尋探的就是徽州建築文化,以及曉起曾因茶致富的痕跡。



住宿樓的背後,一巷之隔,是相鄰的「繼序堂」和「禮耕堂」。兩座精美的兩進古宅,是上述兩位茶商兄弟的宅第。貴為坐擁十餘座茶莊和錢莊的婺源首富,房子當然極其考究,兩座古宅大門門罩上的大型磚雕和門腳石雕,均為精品,尤以「繼序堂」的磚雕,三層的透雕,被譽為「江南第一磚雕」。除了房中精緻典雅的木雕,「繼序堂」的十二條方柱,全為價值百萬的红豆杉木,部分肥樑(1)及月樑(2),也是银杏木,兩者均為珍貴的一级樹種。這兩座古宅,完全體現了「徽派三雕(3)」的精髓。








下曉起的古宅,雖然是鄉村民居,建築卻也完全一絲不苟,除了精緻的「三雕」裝飾外,黛瓦粉壁、「五岳朝天」的馬頭牆(防火牆)、「四水歸堂」的天井,樣樣俱全,突顯徽派建築中高宅、深井、大廳的居家特點。一般遊客只在下曉起停留,以為已經見盡了徽派建築的精華,其實是錯過了同樣精彩、但風格迴異的上曉起。上、下曉起相距1.5公里,中間由古驛道相連。青石板的古驛道,沿曉溪溪谷蜿蜒而上,兩旁是菜田,初冬時份,田邊的樹林會變得色彩繽,陽春三月,則是油菜花的世界,不過最值得留意的,還是古驛道上被車輪輾磨出的坑槽。這是古代從安徽通往婺源縣城的必經之路,明清年間,運送茶葉的獨輪車,從上曉起到下曉起,再南下縣城紫陽鎮,走的也是這條古道,青石板上深深淺淺的車轍,是歷史的見證。



來到上曉起村口,那裡正進行著大型工程,原本水平如鏡的水口,被抽乾了,變成了一片工地,聽汪大哥說,那是為發展旅遊而進行的「改造工程」,好好的一個風光如畫的古老水口,原是上曉起最有代表性的景觀之一,就這樣被糟蹋了,讓人嘆息。


溪邊的古樟巨木之下,是一叢叢的茶樹,村後山巒疊翠,都是高山茶園。綠茶生長忌陽光直射,這裡經常雲霧縈繞,正是適合種茶的地方。溪的對岸,是一座茶葉作坊,門外有一座水車,順道進去參觀一下,原來那是用來帶動屋內的捻茶機的動力。據上前招呼我們的姑娘介紹,這是全國唯一一座保存完好而仍能運作、以水碓帶動的木製水力捻茶機。新採的茶葉,都先要放在竹扁箕中讓其「萎凋」,然後放入鐵鍋中「殺青」(炒製),之後再以水力帶動的碾盤中有規律地轉種揉捻,把揉捻後的茶葉烘乾,是最後一道工序。姑娘讓我們品嚐了作坊自產的高山綠茶「曉起毛尖」,清明前採的毛尖,外形細直、多白毫,沖後茶氣清鮮,湯色杏黃而透澈,入口微苦,繼而回甘,旋之濃醇,味道又以第三泡時最佳。綠茶性屬寒涼,體質寒涼如我,本來不宜多飲,但白喝四泡而不光顧,有點不好意思,況且價錢不太貴,自己也喜歡較為清淡的茶,便買了二兩,留待暑熱之時自用。


上曉起村頭有一座古茶亭,亭上原有對聯:「來去匆匆,請喝一盅;分文不取,方婆遺風。」相傳古時婺源有方姓老嫗,每日在茶亭中義務燒水煮茶,免費供古驛道上過路的人解渴。上曉起水口改造工程正如火如荼,茶亭上堆滿建築材料,無法走近一睹對聯。如今到婺源遊村,都得先付120元人民幣的門票,雖說可以連遊三村,不過就算只是遊一村,也得付足120大元(4)。開發旅遊,本來就是為了賺錢,現代方婆,大概再也難覓了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(1) 肥樑:徽派古建築以木構架為主,梁架多用料碩大,且注重裝飾,兩端雕出扁圓形(明代)或圓形(清代)花紋,中段常雕有多種圖案。中部略微拱起的橫樑,稱「肥樑」,民間俗稱「冬瓜樑」。

(2) 月樑:明伏(顯露的或在天花以下的樑)的一種,在宋代稱「虹樑」,連接瓜柱與瓜柱間的橫向構件,上承楹樑,作用為避免瓜柱左右偏移。明伏按外形分為直樑和月樑,直樑四面平直,月樑經過藝術加工,形彎如弓。

(3) 徽派三雕:具有徽派風格的磚雕、石雕及木雕三種民間雕刻工藝的簡稱。雕刻的題材廣泛,包括有人物、蟲魚、花鳥、八寶(法輪、白螺、寶傘、勝利幢、妙蓮、寶瓶、神魚和吉祥結)、博古(摹擬古代器物的圖繪)以及幾何圖案等。磚雕大多鑲嵌在門罩、窗楣、照壁上,在大塊的青磚上雕刻出生動逼真的主題。木雕主要表現在月樑、平盤斗上的蓮花墩、屏門隔扇、窗扇、窗下掛板、拱桿欄板及天井的望柱頭等,而且均不飾油彩,以顯現高質木材的色澤和自然紋理。石雕主要表現在祠堂、牌坊、塔、橋及民居的庭院,包括了青石、紅砂石或花崗岩的門額、欄杆、水池、花台、漏窗、照壁、柱礎、抱鼓石、石獅等,並採用了浮雕、透雕和圓雕等的手法。




(4) 進行旅遊開發之後的婺源地區,外來人要進入景點村落,每人都要先付人民幣120元買套票。套票可以在同日連遊三村,但就算只遊一村,或只是村中投宿而非參觀,也是同價。不過原來只要通過司機或村民出面買票,每條村都是可以獨立繳費的,只需付20元的入村費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