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12月17日星期一

徜徉於廣西邊陲的山水之間(四) – 德天瀑韻


抵達碩龍鎮當天的下午,安排好住宿後,便立即出發到德天大瀑布遊覽。我們包了一輛麵包車,司機姓譚,是在賓館管房的大姐的丈夫,我們叫他譚師傅。譚師傅剛回到家,吃了碗粥便又要出門了。因為我們以攝影為主,怕時間不夠,本來打算只遊德天大瀑布,回程時再看看碩龍鎮附近的沙屯疊瀑,不過包車的費用,主要以路程計算,100圓人民幣,德天大瀑布之外,還可以多遊一個路程相若的景區,譚師傅推薦了明仕田園,我們也同意了。其實我們也沒有把握是否夠時間趕到明仕田園,不過結果證明了這樣選擇沒有錯。

從碩龍鎮鎮到德天村,是半個小時的車程,平坦的瀝青路,沿著邊界河歸春河的北岸伸延,還記得六、七年前,有世叔伯到過德天遊覽,就曾經投訴這裡道路的惡劣情況,當時只有土路,雨後便成爛泥一片。沿途望兩岸峰林此起彼落,襯上翠綠的河水,和散落於河邊的梯田和村落,真是個風光如畫、和平恬靜的世外桃源,若不是路旁忽然出現的界碑,差點便忘了對岸就是那關係愛恨交纏的另一個國家-越南。歸春河面並不寬闊,兩三下就可以划到對岸了,雖然是邊界,但肉眼看來卻是完全不設訪,看不見任何圍牆柵欄之類的分隔物,邊界兩邊的人們亦來去自由,交往頻繁,差不多所有的村民,都有親戚在對岸。中越兩國在越戰年代曾以兄弟國相稱,多年共同抗美,邊界不設防,似乎並不出奇,只是越南統一之後,卻又與中國反目,甚至開戰,近幾年的關係,似乎又回復友好。國際的關係,經常因利失義,反覆無常,其實也是見怪不怪,唯有民間的交往,才可以體現民族之間真正的情誼。

車子在一處崖上的路邊停了下來,原來譚師傅想讓我們看看途中的一個景點「綠島行雲」。崖下的歸春河在一片廣闊平坦的岩床上流過,沉積岩層因地殼變動而傾斜外露,形成一片密麻麻地滿佈平行排列坑道的淺石灘,有點像日本九州日南海岸的名勝「魔鬼洗衣板」,又或者是香港西貢半島荔枝莊的「龍船石」。河床上偶有輕微的落差,讓跌落的河水撞擊起絲絲團團的白浪,淺石灘上大大小小的植物叢,就如流水行雲中的一座座翠綠小島。

發源自鄰縣靖西山區的歸春河,流入越南境內打了一個轉後,又回到大新縣,在德天村的斷崖一瀉而下,形成了亞洲最大、世界第二大的跨國瀑布。大瀑布橫跨中越兩國,在越南的部分,稱「板約瀑布」。穿過了景區大門,我們沿著河邊的小徑向著大瀑布行走,遠遠便看到氣勢磅礴的瀑布。因為雨季已過,河對岸的板約瀑布,水量不算大,德天的主瀑布,水量依然可觀,揚起陣陣氤氳。德天大瀑布每年的平均流量,比中國第一大的黃果樹瀑布還要多兩倍,若在水豐的季節前來,肯定無法在近距離拍照,因為到處飛珠濺玉,飛揚的水點瞬間便會令鏡頭矇矓一片。

德天大瀑布寬200多公尺,落差70多公尺,縱深60公尺。河水從崖上岩石中傾洩而出,形成三級跌落、如銀簾般的瀑布。瀑下白霧升騰、水聲轟鳴,蔚為壯觀。瀑布右側建有木棧道和樓梯,可以攀上瀑布各層,近距離觀賞瀑布,大概是瀑水帶有溶解了的碳酸鈣,飛濺到鏡頭上的水花,在鏡面上留下斑駁的痕跡,頗難清理,所以最後還是只看不拍。有當地人在瀑布中層的岩石上釣魚,也有遊客冒險涉水走到瀑布之下。沿木梯級往上走,瀑頂處是幾口碩大的深潭,影照著蒼翠群山和層層梯田。平靜的水潭,與不遠處飛瀉轟鳴的大瀑布,成強烈的對比。


山路接回山腰那石板砌成的平坦大道,這是通往53號界碑的馬路,沿途有人騎馬或乘電動車上山。清朝政府在這區劃規領土時,立了界碑以一統邊界,53號是其中一塊。可惜只走了一半路,便見到路中央「邊界封閉」的告示牌,遊人不能再繼續向前往界碑參觀。界碑路不通行,管理當局其實早應在大門口貼出告示,估計是為了讓登山的馬伕和電動車有生意可做,故意不提醒遊客,不過這樣把遊客騙了上來,花了錢又要他們失望而回,手法極不妥當。

石板砌成的馬路可以直通景區大門,我們沿著馬路往回走,從另一個角度觀賞瀑布。從高處俯瞰大瀑布,沒有了仰視時的震攝,瀑布與夾峙的奇峰和蔥蘢草木溶為一體,成了一幅氣勢宏闊的山水畫。

一瀑兩國的情況,德天不是唯一。國界是人劃出來的,大自然可不會理會,就如酸雨不會只落在國界的一邊,廢氣亦不會飄到邊境便回頭。只顧發展本地經濟而懶理污染他國環境的政府,保護自家自然資源卻去濫伐別國原始森林的國家,損害大自然帶來的惡果,到頭來還是會漫延到自己的國土的。當河水由中越兩邊的瀑布傾注入崖下的河床後,你還能分得出,岸邊流過的,是從哪一個國家流下的瀑水嗎?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