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2月1日星期日

畫意贛東(七) – 煙雨婺源


接載我們的八座位汽車,沿婺饒公路駛向婺源縣城,也駛向一片迷濛煙雨之中。

陰雨的天氣,正影響著整個華地區,我們在三清山上的時候,能有一天的好天氣,其實也很幸運,下山時才轉晴為陰,也不應該抱怨些什麼了。出遊遇上陰雨天氣,本來是十分掃興的事,但以「水墨畫般的古村」著稱的婺源,也許就是一個例外。

位於江西、安徽、浙江三省交界的婺源縣,建於唐朝開元28年(公元740年),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縣。婺源是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,歷史上屬安徽管轄,1936年被劃入江西,之後亦多次在兩省之間「漂移」,不過婺源人一直都認為自己是安徽人,而事實上婺源在宋元明清四代,皆隸屬徽州府,地方文化、建築風格、飲食風俗等等,均是典型的徽派。進入婺源境內後,大家會發現,道路兩邊的村舍,粉牆黛瓦,飛簷翹角,與安徽黃山附近的古民居,完全沒有兩樣。


「八分半山一分田,半分水路和莊園。」婺源全縣有林地面積300多萬畝,蜿蜒於青山綠水之間的明清古村群落,被譽為「中國最美鄉村」。得此美譽,山明水秀的田園風光,固然是先決條件,但這個「美」字,其實也包括了人文之美。悠久的歷史、深厚的文化內涵、歷代輩出的名人,與秀麗的自然風光,結合成不一般的美。婺源全縣180多條村子中,有12個被開發為旅遊點,分散在縣內各地,我們今次探訪的,是東部的村莊,婺源群村中的名列前三甲的曉起村,是計劃中的落腳點。

從三清山南門到曉起村,是240多公里的公路,乘坐公共汽車,費時之餘,也比較轉折。我們一行六人,包車會更為化算,但時值旅遊淡季,山腳的南門不會有等候顧客的車子,得要從玉山縣城召車來。玉山距南門約50公里,空車前來的附加費用不能免。忽然想到,在致電曉起預約住宿時,何不順道打聽一下,店主是否有相熟的司機,可以來接我們。一問之下,旅館店主說剛好有司機朋友要從玉山回婺源,可以不額外附加費用,順道接載我們,問題也就解決了。

車子經德興駛進婺源縣界後,天色也越來越昏暗,接近縣城時,還不時灑落著小雨點。婺源縣置於唐開元二十八年,縣治設於清華,天復元年(公元901年)才遷到弦高,即現在的紫陽鎮,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(1130-1200)祖籍徽州婺源,他的故里,就在紫陽鎮。紫陽一名,從何而來?原來朱熹父親朱松曾在歙縣城南紫陽山下讀書,遷居福建後,自刻「紫陽書堂」印章,朱熹在父親去世後,把「紫陽書堂」四字製成匾,掛在書房,著述時亦自稱「紫陽朱熹」。朱熹被後世學者稱為「紫陽夫子」,稱其學派為「紫陽學派」,而紫陽鎮,就是藉用朱熹的別號而得名。

紫陽鎮既有如此悠久歷史,又是朱熹的故里,本來值得一遊。但當車子駛入縣城時,眼前所見,卻教人失望。經近年大力發展的紫陽鎮,古韻早已不再,高樓大廈的新城區,固然是近年才建起來的,就算是原本小巧别緻、三面環水的老城區,也僅在大廟街上,略存一點點古鎮的殘跡。大廟街、東門至南門的青石板老街,差不多已被水泥地淹沒,殘存的古井,很多亦已乾枯、髒穢不堪。古镇的遺跡,要不就被現代「建設」摧殘得七零八落,要不就因「舊城改造」之名而被拆得片瓦不留,僅存的,也只能以破、髒、亂來形容。「古街古巷、古城牆遺址比比皆是」這一句曾用來形容紫陽鎮的說話,現在聽起來,已經似是在吹噓了。也許在不久的將來,紫陽鎮內可以見到的所謂「鄉土風情」,只能是如2006年改造的仿古徽式大街那一類整齊簇新、過於整飾的購物步行街;有興趣訪尋朱熹故里的,能找到的,也只能是「朱熹故里度假村」。車子在縣城直駛而過,大家都沒有任何停下來的意欲。


<紫陽鎮購物步行街照片轉貼自網上>

離開縣城後,繼續向東北方向進發,駛過李坑、汪口、江灣等遊客們熟悉的景點村落,不過更多的,是田園之間那些寂寂無名的小村莊,或傍水,倒映在如鏡方塘與潺潺清溪之上,或依山,隱現於蔥鬱古木與繚繞雲霧之間。這些非旅遊點的村落,雖因古舊而顯得有點殘破,卻保存了古樸純實的鄉土風情,比起李坑、汪口等經重點旅遊開發的村莊,更能讓我們能感受到婺源真實的一面。

下午四時,天色昏暗得如近黃昏,車子駛過了村邊水口的十幾棵數百年老樹,進入了兩溪匯流、古木婆娑的下曉起。
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