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1月9日星期三

徜徉於廣西邊陲的山水之間(八) – 繡球之鄉


午後一時多,公共汽車駛入了靖西縣城,我們竟也沒有察覺,因為縣城的道路和建築物都比較低矮和殘舊,市容更像一個普通的鄉鎮。後來發現街道原來也頗長、街上人流車流也特別的繁忙,才意識到已經到了目的地。

在城西路的汽車客運南站下了車,沿著大街找尋晚上的住宿,看到中山公園旁有一間環境不錯、但看來不至於太高檔次的賓館-靖西賓館,便進去打聽房價。賓館是三星級,但大堂冷冷清清,連燈也沒有開,接待處也是我們按了鈴之後才有職員出現。打折之後,雙人標準房價是100元人民幣,我們要求三個人住,接待員在電話請示過經理後,也答應了,而且不用再加錢,看來賓館入住率很低。其實除了裝修傢俱舊一點之外,賓館的規模,是比得上四星級大酒店的。後來我們才知道,這是目前靖西縣設施最先進的賓館之一,可比美縣城最頂級的靖西大酒店,是縣政府的招待所。內地公營事業的經營方式和管理,始終落後於私營機構,看來情況始終沒變。

安頓好住宿後,吃過簡單的午飯,便去找到舊州的公共汽車。原來公共汽車就在城西路接近城中路的路邊等候乘客,沒有站牌,只有車窗上貼著目的地名的牌子,也沒有固定的開車時間表,總之差不多人滿了就開車,有點像香港的非專線小巴(即俗稱的紅Van)。車上一位的老伯,知道我們是遊客,熱心地提示我們在最近路口下車。


靖西縣常以「繡球」來作為象徵物,但真正的「繡球之鄉」,卻是縣城外8公里、山明水秀、歷史悠久的古墟鎮-舊州。其實一小片面積結集的青磚灰瓦的壯族農家,加上一條石橋、一座古廟,就是舊州的全部,但是環繞著它的奇山秀水,以及全國獨一無二的繡球街,令它遠近聞名。

未到過舊州的人,見到舊州的山水,卻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,因為這是靖西出镜率最高的風光勝地,被稱為靖西風光的缩影,介紹廣西邊陲的風光畫冊,無一不包括一兩張舊州的風景照。那是廣西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景觀,塔狀峰林一列排開,但散落其間的建築物風格,加上濃厚的人文氣息,又有異於明仕的純田園式美態。

貫穿鎮中心的,是一條石板大街,由鎮入口的牌坊,伸展到中心的廣場,這就是著名的繡球街,兩旁製作繡球的個體戶小工房林立,都是大青磚、厚木剔的古建築,門外掛滿大大小小的繡球。街中其中一座新建的,是展示舊州工藝和歷史的博物館。

舊州的男女老少,都喜歡投繡球,而且祖孫三代全會做繡球,是已有千多年歷史的傳統。繡球現在是成了靖西極具特色的工藝品,但它們原本是壯家少女向心儀像對表達情意的定情信物,姑娘向自己喜歡的小伙子投親手做的繡球,而小伙子又收下了,便表示兩情相悅了。不過現在年青人大都外出打工,只剩下老人和小孩,古老的街道上,變得有點冷清,不過也會不時遇到街上追逐嬉戲的小孩子,加上祖父母坐在門口一邊做繡球、一邊看顧孫兒的慈祥目光,又是另一幅含飴弄孫的溫馨圖畫。



繡球街的另一端,是一個狹長方形的廣場,你也可以說是一條橫向的闊街,因為正值秋收時節,石板地都鋪滿金黃飽滿的穀粒,成了一個曬穀場。四邊的青磚古宅,木欄杆上掛滿一束束的禾穗,小心細看,原來屋頂樑脊上的泥塑裝飾,也是做繡球的形狀。廣場四周有橫巷,可通往與大街平行的河岸邊,眺望對岸一望無際的農田和林立的塔峰,不遠處就是舊州風光照上經常出現的石橋和古廟了。河水靜靜地流淌,峰林、石橋加上古廟的構圖,就像鏡子中的倒影,出現在水不揚波的河面上,偶爾被撐過的竹筏劃破。步過石橋,一樣的峰巒,大片收割後的農田,安靜地低頭吃草的水牛,還有氣氛肅殺的壯族土司古墓群,又是另一幅不一樣的圖畫。


忽然發覺,來訪舊州的外人,似乎都是文靜的攝影愛好者,手拿著攝影機,靜靜地在阡陌之間與古街老巷中漫步取景,沒有一般遊客的喧嘩吵鬧。是舊州的山光水色和濃厚的人文氣息感染了來客?還是一般的遊客根本不會欣賞,所以連到來的興趣也沒有?*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*繡球街正在進行路面重鋪,換上光潔簇新的石板;沿街的古宅,很多亦已完成翻修;靠近公路的一大片空地上,一座集飲食、購物、停泊大型旅遊車功能的旅遊中心,已建成了一半。看來地方政府已不再希罕我們這一類「多看少花費」的來客,並準備好作大改變,以招徠更多肯花錢的遊客,收取昂貴的門票。一車一車地送來的遊客們,付了錢後,看到的會是真正的舊州,還他們見慣的標準觀光設施?

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